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访扬州籍翻译大家姚以恩
2013.12.10
分享到:
  谈做学问:天底下最开心的事情
  问:在您身上,似乎更能体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当初您孤身来到上海打拼,想到过日后会成为翻译家吗?
  姚以恩:没有,那时候年轻,能够在上海立足,就算不错了。后来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学习,改变了一生的命运轨迹。
  问:做学问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姚以恩:快乐,我能乐在其中。对于我来说,做学问是天底下最让人感到开心的事情。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有人追求名利,这也无可厚非。对于我来说,就是喜欢做学问。我现在还有一种习惯,那就是天天学习,每天都在吸收新的知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如果遇到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我不会留着过夜,一定要弄清楚了才行,否则睡不着觉。
  问:做了一辈子学问,其中有什么遗憾吗?
  姚以恩:遗憾太多啦!比如我总想着写一手好字,吟一口好诗,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啦。比如我还想学用电脑,家里有电脑,但是我还没学会。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不可能样样精通。
  问:您在《咬文嚼字》担任编委,其实也是一份“得罪人”的工作吧。毕竟你们所“咬”的,很多都是已经成名的大家了。
  姚以恩:看上去是这样的,其实我更认为这是一种交流。需要有这么一份杂志,去纠正一些汉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出错。《咬文嚼字》曾经开过专栏,专门“咬”一些著名作家。被“咬”之后,他们的态度都很好。当然了,也有不买账的。
  问:前段时间《咬文嚼字》还“咬”了央视听写大会,这点您怎么看?
  姚以恩:那是在总决赛时,出了纰漏。我们给他们发去了信件,央视开始承认错了,但是隔了一夜,又翻脸不认了。这点我认为不好,知错就要改,是吧?当然,央视举办这样一个比赛,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现代很多人都过分依赖电脑了,提笔忘字,这样会逐步丢失中国文化的精华,这个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问:现在像《咬文嚼字》这样的杂志,还有很大的市场吗?
  姚以恩:到明年,《咬文嚼字》就迎来创刊20周年了,这证明这本杂志还是很受欢迎的。今年,杂志新招了几位年轻的编辑,前不久刚开过迎新会,看到这些年轻人愿意接班,就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谈生活:还有很多事要去做
  问:您今年都85岁了,看上去还是非常有精神,很积极,很乐观,有什么秘诀吗?
  姚以恩:人要有信念,人的一生一定要活得有意义,要有自己的追求。有了追求,就有了全部的动力。不能轻易放弃,翻译工作苦不苦?肯定很辛苦。编《列宁全集》、《汉俄字典》时,每一项都是费时多年的大工程,就是要有恒心,才能坚持下来。人一定要学会开心,开心是一天,苦恼也是一天,人就一辈子,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心一点?
  问:您的养生习惯和别人不一样啊,一直都是喜欢吃荤食,医生没让你吃点清淡的吗?
  姚以恩:这是我小时候在扬州养成的生活习惯,怕是这辈子都不会改了。其实人吃肉本身是好习惯,可以给人体提供很多优质蛋白质。我也喝茶啊,喝茶可以调节。我相信身体好才是最重要。我以前看过一本《赤脚医生手册》,并从中找到了很多乐趣,学到了很多简单实用的医学知识,身体有点小恙,我都会给自己把把脉,我还有一大帮医生朋友,一旦身体遇到不能把握的病况,就会给他们打电话。
  问:您岁数不小了,老伴也是,有没有想过去一家条件较好的养老院颐养天年?
  姚以恩:养老院以前去过,后来又出来了。我太忙啦,我在上海是闲不住的,几乎每天都有活动参加。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比如“肖洛姆·阿莱汉姆研究中心”在南京成立了,上海的研究中心正在积极筹建当中。我还有很多书,要捐赠给上海虹口图书馆。此外,还有几万张的老照片,这个不是一捐完事,每张老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我要口述历史。
  携手走过 钻石婚路
  就在今年,姚以恩和妻子张志澄,刚刚举行过钻石婚的庆典。没请多少人,都是一些至亲。也不需要大摆筵席,因为60年的携手走过,靠的就是一种平淡致和。
  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姚以恩和张志澄,属于“师生恋”。张志澄进入上海俄文学校读书时,姚以恩已经是翻译课的老师了。
  结婚之后,张志澄的工作也很忙,为了钻研业务,张志澄经常不回家。有时候跟着领导出国,一出去就是几个月。有次回来,1岁多的儿子都不认识她了,见了她就喊“阿姨”。
  张志澄笑称,生活中的姚以恩,“又懒又馋”,基本上不会做什么家务事。吃饭挑剔,但是也很好打发,烧上一锅红烧肉,姚以恩就满足了。让张志澄最担心的,还是姚以恩年轻时,得过冠心病。比较严重的时候,一天送了三次急诊。但是姚以恩心态乐观,别人担心,他自己不当回事,反而把大病化小,小病化无,现在的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好。
今年钻石婚,姚以恩特地买了一枚钻戒,送给张志澄,算是补回了当年婚礼的寒碜。本来这是一件可以让人惊喜的事情,可是姚以恩早早就告诉了张志澄。“他这个人,一辈子都藏不住什么话。”张志澄笑道。
  四干斋主 云水风度
  俗话说“书山有路”,可只有到了姚以恩的家中,才能直观感受到这四个字的含义。在并不大的书房里,四处堆积着近万册图书,书橱里早就堆满,很多书都是层层叠叠摞了上去,足有一人多高,书籍之多,已经到了难以下足的地步。采访时,姚以恩弯身在书堆中清出一小块仅容坐下的面积,这才能看出,原来那里是张沙发。
  谈吐之间,姚以恩非常风趣,甚至是一种可爱,他时常拿出一些“好吃的”,与人分享。做学问和吃美食,已经成为他人生最为享受的两大乐事。拿现在的话来说,姚以恩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吃货”。他这间满满当当的书房,就取名为“四干斋”,自封“四干斋主”。若问是哪四干?那就是“鸭肫干、牛肉干、猪肉干”,若是稿费微薄,就只能“豆腐干”了。
  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张森,提笔给他写了四个字“云水风度”,让他可以悬在书房之中。和“四干斋主”相比,这四个字显得更为贴切。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在这书山之上,有这么一位风度翩翩,犹如行云流水的老者,举手投足,都是一股浓郁书香。
 
作者:王鑫  来源 : 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