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外国文学进校园——中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繁星满天——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何敬业
2017年系列活动走进上师大附属第四中学
2017.12.11
分享到:
 
  12月7日下午,由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编辑部联合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等单位协办的“外国文学进校园——中学生阅读习惯养成”2017年系列活动第八场走进位于奉贤区海湾旅游区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四中学,这也是“外国文学进校园”第二次走进这所学校。
 
 
  本次讲座邀请了外国文学进校园活动的老朋友何敬业教授,何教授以“繁星满天——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为题,为同学们介绍了法国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何敬业认为,法国作为文化大国之一,文化软实力是其立国之本,与大多数人印象不同,法兰西民族实际上是一个崇尚理性的民族,追求浪漫只是法兰西民族性的表象。何敬业在讲座中重点梳理了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的发展脉络,着重介绍了夏多布里昂、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等代表作家作品。夏多布里昂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先河者,他的传世作品虽然不多,但却为后世浪漫主义作家留下了深远持久的影响;维克多·雨果作为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展现了淋漓尽致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悲惨世界》更是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现实主义方面,司汤达的《红与黑》无疑是至今都有很强现实意义的不朽名作,小说中不满社会现状但仍然与社会黑暗面同流合污的矛盾人格“于连精神”发人深省;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匠巴尔扎克,其现实主义巨制《人间喜剧》堪称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讲座最后,何敬业总结了法国十九世纪文学高度繁荣的几个重要原因:一是政治上对文艺的政策较为宽松;二是经济的发达使文学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三是法国很早以来就推崇文化软实力、法国的沙龙文化以及家庭藏书传统等文学因素,以及崇尚理性、爱好思考等法兰西民族性格。何教授的讲座由浅入深,发人深省,想必在场的同学们一定从精彩的法兰西文化大餐中收获了许多知识与感悟。
 
 
  
  嘉宾链接:
  何敬业 华东师范大学法语教授,中国资深翻译家。长期从事法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的教学、研究及双语翻译工作。曾任华东师大外语系副主任,巴黎第三大学自由研究员,法国敦刻尔克高等国际商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分院院长等。著有《超现实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十四、十五世纪法国诗坛》、《法兰西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变革》等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专著《法国概况》、《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法国卷》、《法语动词变位完全手册》、《越汉常用生活及商贸会话》以及参编《法语用法词典》、《外国现代派文学辞典》等各种词典,工具书二十多部;翻译长篇文学、文化、影视作品《贝姨》、《花边女工》、《狮王》、《上海的法国文化地图》(汉译法)、《亚马逊雨林--人间最后的伊甸园》、《奇妙的生灵》、《磨坊信札》、《三十口棺材岛之谜》、《世界文学史》、儿童文学《少女神探》、《喝醉酒的瓶子》、《知识大探险》丛书、《不去月球的狐狸》(童话)、《莉莉》(法国电视连续剧)等三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