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译者林少华:百分之百纯正的村上春树不存在(图)
2015.08.19
分享到:
 
 
蔡崇达与费勇对话。
 
 
林少华给读者签售。
 
 
汤素兰与读者。
 
  这个时代的文学,正在唤起人们心中的力量。文学不再高高在上,它甚至不再仅是狭义的文字,也包括具有文学质感的影像和声音。“希望文学能够抚慰这个时代的世道人心。”在这样的主旨下,2015南方国际文学周邀请了一众一线名家、本土写作者举办读者分享会,以“文学与未来”为主题,向公众推荐能够抚慰人心的作品。
  近日,林少华、蔡崇达、殷健灵、汤素兰等文坛名宿新秀,分别就儿童文学、翻译文学、青年文学等领域和广大读者进行阅读分享。尤其是儿童文学的主题特别契合家长的口味,吸引了不少读者“大手拉小手”地参加活动,被认为是一次接地气的文学传播和普及。
  最惊喜
  蔡崇达我是以报道的心态写《皮囊》
  15日下午,南方国际文学周在广州唐宁书店迎来知名作家蔡崇达,他带着首部作品集《皮囊》和学者费勇及众多读者展开了主题为《文学是人内心纹路的学问》的对话,就自身经历、写作态度和对文学的理解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作为历届南方国际文学周的发起人之一,蔡崇达在今年实现了身份上的重要转变——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年度作家之一,《皮囊》的销量更是一直保持在文学类图书销售的第一名。在学者费勇的评价中,蔡崇达的写作风格和一般的作家有着很大的区别,作品朴素的语言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更为深沉的情感,是用一种很客观冷静细致的方式在讲述真实的故事。
  对此,蔡崇达也坦言这与他曾经作为记者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谈到书中有很多篇散文是涉及他内心“一碰就疼的部分”,写作时情绪异常激动,但媒体人的素养迫使他用特稿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写作。“我一直在强调我不是在写自传,我也没有资格写自传。我只是在报道自己内心的真相,我以报道的心态来写这本书。”他认为,自己在乎的并不是自己的故事,而是这些故事里面所承载的人生命题,因为人内心本质上是一致的。
  蔡崇达在2013年创办男装品牌“单农”,被评为国内最具艺术质感男装品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拥有30多家门店。面对从媒体人到创业做服装品牌的巨大转型等众多疑问,他回应说,这不是在做跨界,也并非抱着做生意的心态,而是在用不同于文字的方式做生活美学教育。
  “一个好朋友张向东说过:‘晴天是好天气,难道雨天就不是吗?’生活当中我可能抱着这种心态,生活是一个体验过程,对于一切事物希望自己有能力去审美。”蔡崇达说。
  最犀利
  林少华百分之百纯正的村上不存在
  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和当代作家陈希我以《村上文学35年与林译村上25年》为题展开对话。林少华再次直面现场观众对林氏翻译的“质疑”,对此林少华表示,“100%纯正的村上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基本上是一人(翻译)一个样”。
  在林少华翻译村上春树的25年,争议就一直存在,林少华也十分坦然:“翻译必然多少流失原作者固有的东西,同时也会为原著增添一些东西。丢失的结果,是剩下90%的村上,增添的结果,那就是110%的村上。两者相加除以二,那就是105%的村上,因而客观上超过了百分之百的村上,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他表示,他所翻译的村上春树是林氏的,而村上春树就像一个演员,当他穿上中文戏服演完谢幕下台,就已经很难返回原原本本的自己。但正是“翻译的错位”,让译者重新出发和大展拳脚,原作借此获得第二次生命。“我的名字若要是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那是属于翻译文学的。作家梁晓声甚至认为,翻译文体是一种文学语言的再创造,必然自成美学品格,它既有别于原作者的母语文字,也不同于译者所运用的客体文字,它必是二者的结合”。
  陈希我也说道,某种意义上翻译就是背叛,翻译就是重新创造。“因为我本身是读外语的,同时也写作,我的专业是比较文学。我经常碰到我的学生、研究生问我这个问题,我告诉他们说,你们所研究的所谓外国作品某种程度上是翻译家的作品”。
  最温暖
  汤素兰不要剥夺孩子阅读的愉悦感
  17日中午,南方国际文学周迎来知名童话作家汤素兰和专栏作家麦小麦的对话,在这场主题为《什么是优秀的儿童文学》的讲座中,汤素兰从10个方面和观众探讨了如何辨别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且在互动中解答了孩子阅读习惯培养、亲子同读等方面的问题。
  汤素兰特别呼吁,大人在给孩子推荐书籍时,不要一味选择那些看起来包含很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因为儿童的阅读和大人的阅读是完全不一样的。她认为,审美应该没有功利性,给孩子看的东西如果过早、过多,反而会束缚孩子的想象,正如一些在大人看来毫无意义的故事像《吹牛大王历险记》等却能给孩子带来愉悦感和想象力。
  “孩子的成长需要身心愉悦,如果童年时代获得很多快乐那长大之后内心一定是很阳光的。”汤素兰希望,家长多让孩子读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原创的本土作家的作品,“每一个用心为孩子写作的人都是非常善良的人,他们希望能把自身的生命经历,把自己对世界感悟传达给孩子,让我们的孩子能成长得更好”。
  现场,不少家长提出疑问,如何让爱玩的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家长对“孩子爱玩”不满的态度不同,汤素兰肯定了“出去玩”的重要性,“孩子到大自然去玩、去社区、去别人家里做客这些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语言交往,一定不要去剥夺它”。针对这个问题,她认为要给孩子的阅读增加一点难度,引导孩子去读好看的、充满真实生命感悟的作品,逐步提高孩子的阅读品位。
  除此之外,她还引用了“书香门第”这个成语来说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关键问题,首先是要从爸爸妈妈自己开始做起,家长爱看书的氛围自然会影响到孩子。“给孩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不如给孩子爱读书的爸爸妈妈。有句话说得非常在理:‘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
  最动人
  殷健灵当代儿童文学应更有力量
  8月15日,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在文学周上抛出“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到底是什么日子呢?”引出讲演主题之一“战争”。
  殷健灵的作品《1937·少年夏之秋》讲述的是在抗战时期背景下,一个12岁小男孩从懵懂走向成熟,肩负着使命并且努力让自己成长的故事。被问及当初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主题时,殷健灵坦言,这个故事其实是自己虚构的一个故事,他甚至没有人物原形。战争这一稍显沉重的话题是否适合儿童文学时,她表达了与众不同的看法:“7年前,儿童文学等同于青春校园文学,但我觉得儿童文学应该有另外一种面目,应该更加厚重、旷达,更有力量。”
  殷健灵说:“我小时候都是从教科书中去了解历史,我不希望现在的小孩也‘背历史',那些知识仅仅是冰冷的日期和事件。但当这些历史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有不一样的意义了。文学是生活的提炼,文学所讲述的故事会在心里余音不绝。”
  种类繁多的儿童文学、参差不齐的质量会让家长在选择上陷入困境。殷健灵在讲座上用四个标准阐述了她所认为的“好文学”:第一个标准是“浅进而深刻”,无论什么方式的文学,它所使用的语言是很浅、易懂的,但它传达的生活真谛以及世界的真相是很深的,这种深刻的主题是大人和孩子能共同品味的;第二个标准是“伤感而温暖”,儿童文学可以包含一些关于战争、死亡、背叛等各种伤痛的主题,不仅仅只有快乐、美好、甜美的东西,可在伤感的同时能够给人温暖;第三个标准是“真实而不残忍”,真实是不粉饰生活真相,但不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最后的标准是“快乐而不浅薄”,儿童文学传达的是快乐,但这样的快乐不浅薄。
 
  作者:钟琳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