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把整个世界装进一本小说
2015.05.20
分享到:
  
 
  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教授昨天抵沪。下午,在“思南读书会”上,他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带来了由世纪文睿出品、万之翻译的七卷长篇小说总集《失忆的年代》精装本,并与贾平凹、韩少功等中国著名作家谈笑风生。从2012年10月第一卷《失忆》到今年3月第七卷《欢乐》,埃斯普马克这部“十年力作”中文版的出版历时三年。
  埃斯普马克是瑞典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文学教授,曾担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文学院院长。他的创作关注的是人类共同的命运,他的诗歌富含生命力又充满张力。《失忆的年代》是其最重要的小说,作者选择七个不同的角度切入,分别是:失忆、误解、蔑视、忠诚、仇恨、复仇、欢乐,七个故事的七个主人公都是当代瑞典社会生活忠实的见证人,形成了贯穿现代社会的一个横截面。在整部作品中,埃斯普马克以知识分子的思考,以意识流的笔调,以失忆状态中人物的思维碎片,拼接了一张人的内心图画,其中有热情渴望,有焦虑不安,也有茫然失措。其对人性的刻画,对社会的剖析,多多少少让读者感受到了《变形记》和《局外人》的意味。
  莫言认为“这是一部洞察人性弱点、曝露人性弱点、希望疗治人性弱点的悲悯之书”。贾平凹说,这是有力量的文字,它扣击着灵魂。韩少功评论道,20世纪以来的小说家,怯于直接处理重大的历史事件,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以外理智短缺和心不在焉,谢尔·埃斯普马克有一个惊人的例外,他居然把瑞典、欧洲以及整个世界装进了一本不太长的小说里,直面全人类紧迫而刺心的精神难题。
  埃斯普马克昨天在演讲中坦承,长久以来,“失忆”就是占据他文学写作的一个现象。这部作品虽然是从瑞典人的眼光去看的,但呈现的图像在全世界都有效。他说:“书中的失忆是从各种角度来戕害我们的,包括我们的内心。我们的生命已经变成了没有任何价值的悲剧,一种闹剧里的绝望。”埃斯普马克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与会作家贾平凹、韩少功和评论家陈思和的认同,他们分别与读者们一起分享了对“失忆”和“失忆的年代”的解读,探讨了作品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和更深沉的心理语境。
 
作者:乐梦融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