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上海戏曲新生代苏州演出挑大梁
2012.07.06
分享到:
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苏州举行
 
  这几天,古城苏州烈日当头酷暑难当,而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昆剧艺术节和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更为这个城市增添了热度。6月29日至7月7日,三年一度的昆剧节和评弹节今年举办了第五届。
  这个全国昆剧和评弹界的盛会,无论从规模还是参与度而言,都达到了历年之最。此次上海共有三台昆剧和三台比赛参加两节,上海昆剧团、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和上海评弹团各自拿出了准备良久的剧目参赛,而几场演出取得的反响也让人始料未及。 
      本届昆剧节规模为历届之最
  在本届昆剧艺术节上,包括全国七大昆曲院团在内的24台参评/演剧目在苏州七大剧院同时上演,集中展示近年来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成果。
  这其中,除了专业院团外,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柳子剧团、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市昆曲学校等戏曲院团(校)都参加展演。其间,在昆曲博物馆举行的“虎丘曲会”活动,也云集了全国60多家曲社和单位的近千名曲友进行互动交流。日本表演艺术家坂东玉三郎、中国香港进念二十面体、中国台湾昆剧团的艺术家们也加入了此次演出,参与范围之广是历届来少见。
  本届评弹艺术节也分别以江、浙、沪和苏州组成代表队,集中展演近年来继承的传统书目和新创作作品,14台书目分别在光裕书场、苏州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等评比、展演共28场。
  而与往届不同的是,昆剧节和评弹节举行的同时,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第六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活动也在苏州召开。这是主办方首次将4项活动同时举办,希望艺术家能有机会与“非遗”研究的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实现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相结合。
  在为期9天的活动时间里,苏州的各大剧场书场每日都有多场演出,观众也都不顾炎热天气赶来,剧场里始终热气腾腾。据悉,此次昆剧、评弹、苏剧、地方戏艺术家演昆曲等展演场次达40场,参与系列活动及演出的演职员、戏曲团体、曲友等近3000人,是历届艺术节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届。同时,还将有“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启动仪式”、“昆曲百种·名家说戏收藏仪式”、《中国昆曲年鉴2012》发行仪式等10多项主题活动。
      上海昆剧团:昆三班首次集体“接棒”
  面对三年一度的昆剧界盛会,各大院团都会使足全力“备战”昆剧节。之前,拥有众多国宝级艺术家的上昆一直以老艺术家为班底亮相昆剧节,从全本《牡丹亭》《长生殿》到新编的《班昭》《邯郸梦》,多年来一直载誉而归。今年,上海昆剧团首次以清一色的新生代中坚力量亮相昆剧节。参赛的两台大戏——新编昆剧《景阳钟变》和传统名剧《烂柯山》都以年轻一代昆剧演员为主打阵容。
  在前晚和昨日下午的两场演出中,以黎安、袁国良、余彬、吴双、季云峰、陈莉为主的昆三班演员阵容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叫好声。《景阳钟变》的演出现场更是“轰动”不已,不仅演出的苏州公共文化中心剧场座无虚席,很多观众坐在剧场台阶上看完了演出。演出结束后,更有很多“余热未散”的观众前来索要说明书。
  当年在昆剧节上“冲锋陷阵”的上昆老艺术家此次都退居幕后,担任了两台大戏的艺术指导。指导了《景阳钟变》的蔡正仁曾经在2008年名为“雅部正音”的昆剧艺术传承教学专场中演出了昆曲名剧《铁冠图·撞钟分宫》,当时给观众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蔡正仁回忆,由于《撞钟分宫》曾是一出禁演的剧目,从禁演到公演,内中经历了很多令人难忘的艰辛努力,“上世纪80年代,我向沈传芷老师学习了此戏,在大家的帮助下排演了该戏。而这一次的《景阳钟变》,正是在传统的《撞钟分宫》和《乱箭》《杀监》《分宫》等几折戏的基础之上,演变为如今的这出新编大戏。”
  在这一版的《景阳钟变》中,周长赋的改编和谢平安的导演,尽可能地保留了传统昆剧中的精彩部分,演员的表演成为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全剧文武兼顾,唱念并重、角色行当众多,无论文武演员都有大幅身段和大段唱腔,对演员的功力是一次综合考验。
  作为艺术指导,蔡正仁尤其提到了主演崇祯的青年演员黎安:“黎安从擅长演巾生戏到这次主演这样一个分量特重的大官生戏,可以看出他付出了巨大的艰苦努力,我对他的表演是肯定的、满意的。我相信,随着《景阳钟变》里的景阳钟声的响亮敲起,宣告了黎安从巾生走向大官生的成功一步。” 而在昆剧节的演出时,包括黎安在内的几位主演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上昆的另两位青年演员袁国良和陈莉同样从老师计镇华和梁谷音手中接过了《烂柯山》一剧,在演出中,两人的表演和演唱颇得老艺术家们的真传。梁谷音说,《烂柯山》是50年前恩师沈传芷传给自己的,在毕业公演的时候受到赞誉。而50年后,他们又把这出戏传给了年轻一代,是难得的机缘,更可以告慰老一辈艺术工作者。
      上海戏剧学院:青春风演绎纯美古典剧
  相较于上海昆剧团由新生代中坚接棒,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此次更是以“青春风”取胜。他们在开明大戏院上演的《拜月亭》是我国古老的四大南戏之一,此次经过重新改编整理,在全剧散佚多年重归舞台。在剧中担纲主演的都是戏曲学院昆班大一、大二的学生,主演卫立、蒋珂等,都只有十八九岁,因为青春年少,演员们在台上显得十分风神俊美。而他们的表演唱念也都十分有模有样,把这出传统爱情名剧演绎得别有情致。观众对学生们的表演颇为惊艳,剧场的掌声也十分热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拜月亭》的舞美灯光十分雅致,但又别具简约之美,和学生们纯净的表演相得益彰。戏曲学院院长、该剧导演郭宇表示,1950年代末,上海戏曲学校曾整理排演过一个版本,此次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以及上海青年京昆剧团重排,更加回归昆剧的“曲牌体”文本样式,也尝试加入现代的舞台精神。
      上海评弹团:老中青三代集体出动
  阔别三年,上海评弹团同样在此次评弹艺术节上推出三台经过精心准备的节目,分别是《折子专场》、《原创中篇评弹——陈其美1911》以及《原创中篇弹词——貂蝉》。而三台演出集中了上海评弹团老中青三代阵容。
  尤其是6月30日晚打响了头炮的《折子专场》,云集了上海评弹的最强阵容,因此造成了一座难求的火爆效应。在当晚的光裕书场,客满的牌子早早放在门外,书场里座无虚席,前后排的过道走廊里挤满了几十张加座。这台演出的阵容包括了上海评弹团的老中青三代演员,演出内容也是传统与原创兼容并蓄:既有秦建国、蒋文压轴的长篇弹词选回《白蛇传·合钵》,也有中坚力量、有评弹一哥之称的高博文和搭档陆锦花的长篇弹词选回《杜十娘·归舟》,更有上海评弹团最年轻的一代演员安妙圆、王心怡组成的女双档的长篇弹词选回《西厢记·回柬》。近3小时的演出中,掌声与叫好声不绝于耳。
  此后,上海评弹团的两台新编中篇弹词,分别由剧团的中青年两代演员组成,展示了剧团新老交接的演出阵容。
 
作者:潘妤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