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由上海翻译家协会和长宁区图书馆共同举办的第十三期“上海译家谈:译家——读者文学沙龙”在长宁区图书馆举行。活动邀请了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诗人沃尔夫冈·顾彬与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魏育青之间展开了围绕“翻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的精彩文学对谈。
沙龙由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青年教师姜林静主持。两位嘉宾先后畅谈了各自的文学翻译之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评价、对当下翻译界的批评、公众对翻译评论的回应,以及如何从翻译家本身与读者不同角度看未来翻译发展前景等话题。古稀之年的顾彬毫不讳言,自己更欣赏中国的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着迷也是从 “日照香炉生紫烟”、“故人西辞黄鹤楼”等李白经典诗句开始的,这也是其文学批评的主要动力之一。顾彬认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可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学相媲美。当问起翻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的主题时,顾彬举例:“为什么中国‘文革’时期的文学停滞不前?”一个原因就是翻译作品的匮乏。他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来比较,当时德国禁止了很多外来作品的翻译,顾彬认为那是很大的损失。中国亦是如此,直到1979年中国开始大量引入翻译作品后,才同德国一样有了很好的改变。他援引一位美国汉学家的说法:“欧洲哪一个民族开始翻译,就开始发展了;如果马克思的作品不翻译过来,中国怎么有今天的发展?”魏育青教授潜心研究文学翻译几十年,他从自身早年求学的经历谈起,以丰富的经验与实例讲解了翻译中的难点和问题,简要介绍了过去几十年德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并对翻译界的发展表达了个人的担忧和希望。他认为,语言并不是简单地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是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工具。中国不同年龄层次的作家,由于生活时代的背景原因,掌握外语的能力不尽相同,但是能否充分掌握并理解外语,对作家自身的思维和认识而言,也是影响到创作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他强调,就翻译行为本身而言,西方翻译更倾向于鼓励译者的创造,而中文世界不太喜欢对原作进行改动。在翻译过程中,完全做“玻璃人”是不可能的。他和顾彬教授有着相同的观点:中国文学翻译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在母语水平以及翻译经验积累上,无论是翻译者还是文学原创者,都应对本国语言、文化进一步深化研究与掌握。
活动当晚,一百五十余名热情的文学爱好者把活动现场挤得满满当当,其中有来自高校的专业翻译学生、也有慕名从香港、南京赶来的文学爱好者,不少听众甚至全程站着听完整个对谈活动。对谈结束后,两位嘉宾还与观众进行了长时间的互动问答和签名活动。
嘉宾链接:
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诗人。波恩大学汉学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多所高校荣誉教授,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协会成员。以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思想史为主要研究领域。撰写《空山——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关于“异”的研究》、《红楼梦研究》等多种著作,主编《中国文学史》十卷本,翻译《鲁迅选集》六卷本以及北岛、顾城、杨炼、翟永明等的多种作品,此外还进行文学创作,出版了大量诗歌、散文和小说。2013年德国语言与文学学会授予顾彬“约翰·海因里希·福斯翻译奖”,表彰他在翻译领域的杰出成就。顾彬在中国也屡屡得奖,如“中坤国际诗歌奖”,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
魏育青,复旦大学德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德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及Literaturstrasse主编之一。曾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复旦大学年度优秀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教学本科教学名师、香港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艾香德学术翻译奖”等。从事德语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有多本专著、几十篇论文在国内外发表。在翻译方面,有格拉斯、耶里内克、里尔克、茨威格、尼采、巴特、西尔伯曼、霍尔特胡森等译著十余部,席勒、布洛赫、霍夫曼斯塔尔、舍勒、托马斯·曼、盖奥尔格、特拉克尔、埃森赖希、卡施尼茨、贝恩哈德等文学、美学和哲学译作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