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上海翻译家协会发布《上海文学翻译家职业道德公约》
2017.04.24
分享到:
上海文学翻译家职业道德公约
  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文学翻译家在传播优秀文学作品,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化的互相了解和尊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上海文学翻译家职业行为,弘扬高尚的职业精神,明确文学翻译家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特制定本公约。
  第一条  德艺双修。坚持深入生活,不断学习,提升文学素养,增加文化积淀,提高艺术判断力、感受力和表现力,以达到能用规范的文学语言艺术地再现原作。注重人格修为,讲正气,弘美德,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
  第二条  勤勉敬业。以传播文学作品、促进不同文化、思想之间的传播、交流为己任,忠诚职业理想,坚守学术良知,遵循行业规范,自觉维护行业合法权益,营造有序、规范的行业秩序。勤奋敬业,对文学翻译心存敬畏,提倡文责自负,多出精品优品。反对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自觉谢绝不能胜任的翻译约稿
  第三条  和谐包容。树立和衷共济、闻过则喜的行业风气,鼓励不同观念、风格、流派的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共谋发展,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自觉抵制门户之见、摈弃文人相轻,反对任何贬损、诋毁同行声誉的行为。
  第四条  尊重版权。尊重原作的版权,翻译尚在版权保护期的文学作品,应征得作者同意并取得合法授权。提倡译者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翻译成果。
  上海文学翻译家要自觉遵守本公约,自觉接受同行监督、社会监督,形成和谐、有序、正气的文学翻译氛围,为促进我国文学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即使身处困境
也要一心坚守
——翻译界业内人士谈刚发布的《上海文学翻译家职业道德公约》
文|孙佳音    
来源|《新民晚报》
 
  “反对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反对任何贬损,诋毁同行声誉的行为”、“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翻译成果”……世界图书日前夕,《上海文学翻译家职业道德公约》正式发布,四百多字的公约正文,字字铿锵,让人看到了翻译家们对文字、对文化传播的敬畏和坚守。与此同时,文学翻译界现实的问题和困境也跃然纸上。记者找到现任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谭晶华、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吴洪、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副院长、教授吴刚,一起聊聊。聊公约,也聊翻译家的时代使命;找困难,也找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粗制滥造,稿费过低有原因
  “公约”除了提出要“注重人格修为,讲正气,弘美德,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外,还特别强调,“提倡文责自负,多出精品优品。反对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自觉谢绝不能胜任的翻译约稿”。可谓字字珠玑,不给行业的不良风气留情面。谭晶华会长告诉记者:“翻经典作品,尤其是五十年前的,真有点难度,我们这样的,一天最多只能一两千字,但是如果你翻译推理小说,当代的,故事情节强的,又太不追求质量,一天大几千字没问题。”粗制滥造,归根结底,还是老生常谈的稿费问题,“《收获》、《上海文学》的稿费都最高千字千元了,我们的翻译稿费还是千字80元,而且还是按照800块的起征点缴税。年轻人为了赚钱,只好多翻一点。”谭晶华多少有点无奈,“我们说了那么多年,也还是没解决。80年代,千字六块钱稿费的时候起征点就是800元,现在还没变。” 吴洪也坦言,对一个全职从事严肃文学翻译的人来说,稿费标准实在是低,“作为一个高智商的脑力劳动,居然维持生计都有困难,实在有点遗憾。”
 
 
  拼贴抄袭,处治力度还不够
  但从事文学翻译、出版多年的吴洪也强调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稿费是一个系统行为,从出版社的生存情况来看,成本结构所限,按现在的标准再要提高,很多书我就不愿意做了。”他指出,目前进入出版业的竞争几乎是无序的,“尤其是进入公版的,不夸张地讲,几十家、几百家都在做一本书,只能降低成本抢占市场,尤其外地的、不规范的小出版社就怂恿作者拼凑、抄袭。”吴洪说,“公约”最后特别强调了“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翻译成果”,“但其实,我觉得主要责任要政府主管部门。好几年有过这样一件事情,北京燕山出版社,要出版一套外国经典名著译本,组织了一批学生,利用暑假,用五六本书拼出一本新书来,事情后来暴露了也查证了,但是居然对出版社的处理,不了了之。说是这套书不允许他们做的话,这家出版社就要倒闭了。对抄袭者的纵容,就是对认真翻译的翻译家的不公。”吴洪进一步说,“公约是一个协会的自律宣言,重要的是从制度上保障。这几年对编校质量的检查、抽查力度的确加强了,但查出问题后的处治力度也要跟上去,否则不痛不痒地处理下,违法的成本很低,维权的成本很高,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知识产权问题很难根治。”
  和谐发展,翻译批评不可缺
  除了市场和经济带来的困扰,文学翻译本身所面对的流派和风格之争也从未停歇,谭晶华在采访中也委婉地表示,一直没能设立翻译类的专门评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各有各好”,标准很难一统。在此次公约中,也特别提到,“鼓励不同观念、风格、流派的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共谋发展,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在上外从教多年的吴刚说,自己在具体的教学中非常希望能培养学生文学批评的意识,通过仔细比较优秀译本,还能对翻译这个工作所具有的艰难有所准备,“对蕴含其中的个体劳动的艰辛,产生深深的敬意”。不过吴刚也坦言,目前翻译批评的缺位是翻译界发展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广义上讲,翻译评奖也是翻译批评,但现在文学评奖也很少单独设立翻译类别的奖项。从狭义上讲,完成一个翻译批评,你要把一个译文全部看完,你还要对照原文,这个活吃力不讨好,而且没有很好的刊物和平台发表。长此以往,便少有人做了。”
  上海翻译家协会成立三十年有余,注册会员七百多人多来自于高等院校、出版社、研究所和影视译制等单位,老翻译家们孜孜不倦、笔耕不辍,中青年翻译家们厚积薄发著作纷呈。
  比如,全体会员中高级职称人数就超过四分之三,如此阵仗,怕是在上海众多文艺社会团体里也算“出类拔萃”的。但即便如此,文学翻译这些年市场火热却门槛过低,再版频频仍却鱼龙混杂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了留下真正引领时代的作品和推动文化交流的译作,翻译家们没有回避困难和问题,而是自发地制订本公约,明确文学翻译家在这个时代所应发挥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责任,精神令人感佩。
  希望“公约”成为一个开始,一个好的开始。因为只有直面问题,才可能切实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