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译海听诗 共飨“梦”的盛宴 上海翻译家协会二十二届“金秋诗会”隆重举行
2013.12.09
分享到:

      2013年12月1日,上海翻译家协会第二十二届金秋诗会在长宁区图书馆隆重举行,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译协原会长夏仲翼,长宁区图书馆馆长汤肖锋,译协副会长郑体武、袁莉,常务理事魏育青、袁筱一,副秘书长梁珺霞,著名表演艺术家俞洛生、刘安古、刘玉、赵静,王智量、张草纫、潘庆舲、薛范、冯春、葛崇岳、张秋红、娄自良、钱希林等众多中国资深翻译家亲临会场,与部分文联会员、译协会员和广大诗歌爱好者近两百人共同分享了一场“梦”的盛宴。

      诗会现场,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专业硕士演绎了翻译家薛范译配的音乐作品《梦醒之后》、《在梦幻中》,优美的歌声与钢琴声拉开了诗会的序幕;译协理事贝文力和来自复旦大学的阮逸茹同学用俄语和英语朗诵了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诗歌;译协理事蔡伟良则用阿拉伯语演绎了埃及诗坛最为活跃的诗人之一易卜拉欣·纳吉的作品;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徐宝俏和俄籍留学生阿丽娜则用中俄双语朗诵了由译协副会长郑体武翻译的诗歌作品。年轻翻译家杨劲、吴刚、戴清一、陆求实、黄福海、袁莉用双语介绍了或翻译或创作的诗歌《三个梦》、《吊床上的浮生半日闲》、《梦》、《我梦想》、《骨之梦》、《秋梦——致吾师》,让读者们感受了诗人的梦,感受了翻译家的梦;著名艺术家俞洛生、刘安古、刘玉、赵静的深情朗诵,不仅将翻译家的作品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更是带领大家走进了士兵的梦、爱之梦、每个人心中熟悉的梦。

      为打造“金秋诗会”新一轮的品牌特色,本届金秋诗会延用了去年推出的“译海听诗”主题诗会概念,以“译海听诗——梦”为主题,组织策划开展活动,有效巩固和推进了协会的品牌建设。    
      明确诗会主题,征稿积极踊跃。为确定诗会主题,译协诗歌学组专门召开交流会,同时就如何使诗会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所突破、如何策划更多符合时代背景的主题、如何让更多的普通诗歌爱好者能够欣赏诗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经过集思广益,确定本届诗会“梦”的主题,并立即在会员范围内征稿,得到了协会会员的积极响应。至截稿日,协会共收到了来自老、中、青翻译家的诗歌作品近五十首,涵盖了英、俄、日、法、德、阿拉伯语等多个语种,其中包括了汉诗英译和双语原创诗歌。
      统一视觉设计,传承诗会内涵。诗歌翻译是一个能够让我们了解世界,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为进一步打造“金秋诗会”品牌,更好地传承“金秋诗会”内涵,协会对诗会的logo、请柬、海报、诗册等视觉元素进行了统一的策划和设计。以“金秋诗会”中最重要的“诗”字进行繁体字重构,使其成为一汪清水,诗歌的英文单词“poetry”的首字母“p”就如同一粒水滴一般,掉落湖中激起层层涟漪,诗人们聚集在一起慢慢地将一波波涟漪散去,将诗歌轻轻诵读。这就是“金秋诗会”的魅力,诗歌翻译的魅力。
      设置纪念单元,感人感恩感怀。本届诗会还设立了两个特别单元,一是纪念单元,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俞洛生老师激情朗诵了译协青年翻译家黄福海英译的毛主席诗词《七律·答友人》,让听众们跟随诗人梦回到芙蓉盛开、朝霞满天的橘子洲头;二是怀念单元,共同怀念在不久前离世的老翻译家张洪怡。张洪怡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协会的诗会活动,她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她为此次诗会准备的诗稿。诗会现场,大家通过朗诵张洪怡老师翻译的诗歌《长夜为伴》,向老一辈翻译家认真、无私、敬业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自1992年创办以来,“金秋诗会”已经成为上海翻译家协会的传统品牌活动项目之一。每一届诗会的召开,都是一次翻译家、诗人、艺术家以及诗歌、文学爱好者相识、相聚的盛会。近年来,“金秋诗会”更是多次走进各大高校和图书馆,越来越受到广大普通诗歌爱好者的欢迎,更为高雅文化在广大学生和市民中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协会将一如既往地策划好每一届的诗会活动,积极搭建高雅艺术与普通大众之间的桥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