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上海译家谈: 《简·爱》的解读和翻译——黄源深
2017.05.23
分享到:
 
 
  5月20日下午,由上海翻译家协会和长宁区图书馆共同举办的第二十一期“上海译家谈:译家——读者文学沙龙”在长宁区图书馆举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导,中国资深翻译家黄源深为到场的文学翻译爱好者带来了题为“《简·爱》的解读和翻译”的讲座,为观众深入剖析了《简·爱》这部英国文学的传世经典。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自1847年问世,至今已有170年。小说的主要人物独具思想和个性光彩,爱情故事又离奇曲折缠绵动人,加之文笔简练生动传神,语言高雅优美流畅,因而作品一问世,便受到广泛欢迎,成为世界各国读者喜爱的经典名著,同时多少年来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英国读者把《简·爱》看作英国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十部书之一,小说也被多次翻拍成电影、话剧、音乐剧等形式。《简·爱》高雅脱俗、激情澎湃、富有诗意的语言,不但把一个爱情故事渲染得有声有色,而且也使其成为小说语言的经典,作品在中国的译本就有近50个。
  黄源深教授首先从作者夏洛特·勃朗特的生平谈起,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1816年英国约克郡索恩托镇的牧师家庭,排行第三,前面有两个姐姐,后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姐弟妹一共6个。4岁时举家迁移到哈渥斯小镇,四周是起伏的丘陵、阴湿的沼泽和杂草丛生的荒地。在这个被工业革命遗忘的角落,人们过着朝不虑夕的生活。夏洛蒂•勃朗特也在这里度过了她短暂一生中漫长的35个年头。夏洛蒂•勃朗特成长在一个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嚣的穷乡僻壤,生活在英国工业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黄源深谈到,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生活体验的结晶,从中多少瞧得见作者自己的影子。《简•爱》也一样,其大量细节可以在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生活经历中得到印证。但《简•爱》绝不是自传,也不是自传体小说。作者把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融进了一部精心构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简•爱》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向大家展示了出身贫寒却蔑视金钱、地位卑微而不轻贱、渴望爱情而不失尊严的独立人格,在黄源深看来,《简•爱》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一颗正直、高尚、纯洁,没有受到世俗社会污染的灵魂,令读者喜爱也令他们肃然起敬。而独立人格长期以来也始终是中外文人歌颂的对象。黄源深还对简·爱性格的其他特点和性格发展的轨迹进行了分析,讲述了简·爱形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以及《简·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黄源深认为,尽管经历了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还是不同时代的读者,不论他们对《简·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但时间的尘埃遮没不了《简·爱》耀眼的光芒,《简·爱》始终为广大读者所珍爱,其文学价值是永存的。
 

  黄源深 曾创建华东师大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两个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及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现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授。曾任三届教育部全国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中国译协理事、上海市文联理事、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曾获“宝钢教育奖”、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授予的澳大利亚政府奖章、“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等荣誉。著有《澳大利亚文学史》《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等著作;编著《高校英语教材1-8册》、“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综合英语教程》和《英语泛读教程》、《英国散文选读》、《澳大利亚文学选读》等教材;译有长篇小说《简·爱》、《老人与海》、《欧·亨利短篇小说选》、《道连·格雷的画像》、《隐身人》、《我的光辉生涯》、《露辛达·布雷福特》等作品。译著、教材多次获中、澳国家级奖励和上海市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