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一片赤心,翻译油印《共产党宣言》
2012.08.02
分享到:
      官渡镇竹山社区,青山绿水间是狭窄多弯的乡间小路,路边一栋两层楼房里,70岁的李丙秋正在屋内纳凉。一行人进屋刚坐定,李丙秋便拿出了族谱,自豪的语气中略带几分遗憾,“哥哥李梅羹是早期共产党员,可惜过世时太年轻了。”翻开族谱,其中清晰地记载着:“兴炽,字梅羹,号赤心,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十月十六日子时生,公元一九三四年甲辰七月初二殁葬广西南宁东城。”
      有关李梅羹的史料记载很少。翻开《浏阳县志》,可以找到这样几句:李梅羹又名李兴炽,浏阳官渡人。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北京共产党小组成员。在中国较早翻译出《共产党宣言》中文油印本。
      翻译、油印《共产党宣言》
      “我还没出生,他就已经去世了。”对于李梅羹的记忆,李丙秋也是颇为模糊,“据我其他兄长讲,他小时候斯斯文文的,很少出门,经常窝在房里看书,多数时间是和爷爷相处,有时还会打鞋底。”
      李梅羹有堂兄弟8个,李丙秋年纪最小。“他10多岁就出去了,此后再也没能回来,只写过信给家里,要伯父(李梅羹之父)少留田地,多让子孙读书。他去世的时候只有33岁,可惜啊……”
      据《浏阳县志》记载,1918年,李梅羹考入北京医专,后转入北京大学德文系。1920年春曾翻译过德文版《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并油印发行过。但是,关于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作者,现在党史学界认为是浙江义乌人陈望道。那么,李梅羹的翻译工作与此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夏远生介绍说,李梅羹、邓中夏、罗章龙等一批湖南人当时作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作了很多探索,“邓中夏等举办的‘亢慕义斋’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书刊,李梅羹、罗章龙等翻译油印《共产党宣言》全文,在内部传阅学习。”
      翻开族谱,略微泛黄的纸张还隐约散发着油墨的清香,“沙沙”的翻页声中似乎透出那段红色往事的厚重感。李丙秋指着李梅羹的字号“赤心”说:他到北京后,给家里回过几封书信,用的都是这个名字,“他叫兴炽,倒过来念谐音就是‘赤心’,我想,他想表达的,应该就是他对党的一片赤心吧。”
      曾设法营救狱中同乡
      李梅羹进入北大学习后,思想进步,表现非常活跃,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史料记载,他曾于1921年8月参加中共北京地委的领导工作,参与过组织长辛店、唐山等地的工人运动。1925年赴莫斯科学习,曾担任中共六大的翻译组组长,1929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要职。
      颇具传奇色彩的是,1933年,李梅羹曾经营救过同为浏阳籍早期共产党员之一的罗章龙。1933年春,罗章龙潜回上海,由于叛徒告密,他于上海大连湾路天后宫总商会图书馆被捕入狱,后被押往南京。
      罗章龙被捕后,谁来营救他?父亲早病故,弟弟罗章风(曾在中共中央军委工作)已牺牲,家财已被国民党抄空。这时候,只有同乡李梅羹,通过多次求访蔡元培、汪精卫,请他俩出面保释,经历1年牢狱折磨的罗章龙才得以释放。
“哥哥李梅羹曾经抄录一封署名‘吴金生’的书信寄了回来。”李丙秋说着便找出一张薄纸,“它在李家保存了很多年,这也是他留给我的唯一物件了。”一字一句阅读,即获悉信的大概内容是:李湘成(李丙秋同父异母哥哥)牺牲了,并汇来一笔抚恤金,劝慰“莫过为悲伤”。
      “可能李梅羹怕忘记抚恤善后的事情,特意抄了一份作为备忘。”李丙秋说。
      历史钩沉  周家祠堂:苏维埃宣传标语还在
      沿着崎岖的乡间公路,83岁的退休教师冯辉腾带着我们来到一栋老旧的房屋前,“这是周家祠堂,1930年大革命时期,这里面举办过农民协会,还是苏维埃政府的旧址。”
      走进祠堂,一面墙上敷着黄泥,是规则的一长条,我们表示好奇。冯辉腾介绍说,这里本是写着当时苏维埃政府的两条宣传标语。“当时的标语还清晰可见,现在早已把那些字刮了下来,送到文物部门保存。”
      据祠堂大门口两侧的石牌记载,周家祠堂196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是,历经几十年沧桑,祠堂一侧的杂屋已然破损。杂草“占领”了前坪,又在祠堂内的天井疯长。正午时分,盛夏夺目的阳光从天井上方倾泻而下,周围的旧墙壁透着萧条与冷清。孔石泉:我做鞭炮的工具还在吗?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着一位性情儒雅、智勇双全的将领。他就是开国中将孔石泉,官渡镇竹联村人。
      解放后,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孔石泉将军曾几次回家。1984年12月,75岁高龄的孔石泉与夫人冯凌再一次回到老家。时任浏阳县政府办副主任孔纯佑也有幸作为陪同。对于此次将军的回乡之旅,孔纯佑记忆犹新:在仔细察看了老家每个房间的一什一物后,孔石泉突然向陪同的亲友发问“我小时做鞭炮的工具还在吗”。当家人搬出当年家中做鞭炮用的一张条凳后,孔石泉十分高兴,向身边工作人员详细介绍起做鞭炮的工序,以及当年家贫、靠做花炮补贴家用的情况。
      走读手记  走读浏阳,因你们而精彩
      “这条街,没有人比我家住得更久了,我叫钟加强,是这里的‘土著’。”走读官渡采访组一行刚走进官渡镇河街准备采访,一个光着膀子的汉子就走了过来。听说我们是来采访的记者,他就主动介绍起情况了:“这里原来是个豆腐店,对面是布店,旁边那个是面食店……”
      这时,旁边几个端着饭碗的居民也围了过来,都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起自己知道的情况。居民高明则把自己家的茶壶提了出来,给我们每人发个杯子,轮流倒茶。
      这是走读官渡的一幕,而这样的一幕,伴随着我们走读浏阳采访组,从南川河流域到捞刀河流域,再到浏阳河流域,从来没有离开过。每走读一个乡镇,总会有热心的村民们主动给采访组带路、提供线索,或为采访提供方便。洞阳的苏蛟吾老师、七宝山的陈明阶先生、张坊七十好几的张祖秋老人……不胜枚举。
      正是因为此,走读浏阳才会更加精彩。
 
作者:王骁    来源:浏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