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诗人、译者赵四到访中国文化译研网
2015.08.31
分享到:
  
 
  6月25日上午,诗人、译者赵四到访中国文化译研网(以下简称译研网),与译研网负责人徐宝锋教授就中国新诗的翻译及传播现状进行了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提出了一个构建“诗歌工作坊”的设想。
  当谈及是否可选择汉学家来进行诗歌翻译时,赵四表示,汉学家来翻译诗歌并不理想,因为诗歌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作品,诗歌翻译不仅需要译出诗的灵魂,同时诗的韵律、诗的生成、诗所包含的张力都需要在翻译时表现出来,因此诗歌的翻译需要的是有翻译经验的诗人,只有懂翻译的诗人才能更好的表现诗的灵性,甚至能译出比原诗更精彩的作品。而汉学家可能不知道诗歌是如何写出来的,就不能把诗的张力很好表现出来。那么中诗外译是选择中国人来译比较好?  还是选择国外人来译比较好?赵四讲到,其实中国人也可以译,但是最好可以有外国诗人来把关。赵四生动地举了一个例子,她有一句诗“挥舞一柄大锤,想要敲开上帝的脑壳”,其意象取自北欧神话里雷神的宝贵武器“雷神之锤”,雷神掷出这神奇的锤的时候,无论有多远,一定会命中,而且无论掷出多远,锤总会自己回到雷神托尔的手里。她在翻译这句诗的时候,选择用“wield ”来释“挥舞”,并把译出的诗作拿给加拿大代表诗人蒂姆▪利尔本(Tim Lilburn)看,蒂姆▪利尔本看后将“wield”换成了“circle”,这可谓是神来之笔,诗句中所表现的画面感,所蕴含的张力得到完美地呈现,因此中诗外译,若能够选择在译入语方面造诣较高的诗人来译,或者来把关的话,这样的译作会更富有生命力。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徐教授讲道:“我们可以在译研网的平台上构建一个‘诗歌工作坊’,让优秀的国内外诗人、译者进驻其中,选择诗篇,翻译讨论,出版发行,为国内外的优秀诗人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使中国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进入国际诗坛。”赵四对构建此工作坊的想法十分赞同,并表示愿意为该工作坊提供想法和相关资源。我们共同期待这个意义非凡的诗歌工作坊可以早日落地,为中外诗歌的互译和传播提供有效平台。
  
 
  赵四简介:
    赵四,诗人、译者、诗学学者、编辑。本名赵志方,1972年生于上海,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7-201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方向为西方现代诗学。在外国文学类权威核心期刊等刊物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在《光明日报》《当代国际诗坛》《世界文学》《译林》《作家》《诗刊》《诗歌月刊》等报刊广泛发表原创诗文、译诗、译文。出版有诗集《白乌鸦》(2005),小品文集《拣沙者》(2005),诗集《消失,记忆:2009-2013新诗选》(将出),译诗集《蓝光枕之塔:萨拉蒙诗选》(2014)、《太阳沸腾的众口:萨拉蒙诗选》(将出)等。有诗作译为英、西、法、德、俄、阿拉伯、波兰、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亚美尼亚语。诗作在波兰文学刊物TEMAT的2012秋冬卷和法国多语种文艺网刊LEVURE LITTERAIRE第八期中获得重点推介,被誉为“中国年轻女性勇气和冲破文化束缚的象征”(前述网刊)。应邀参加第35届十一月国际诗歌节(波兰,2012)、第28届维莱尼察国际文学节(斯洛文尼亚,2013)、第53届斯特鲁加诗歌之夜(马其顿,2014)等国际活动。获波兰玛利亚•科诺普尼茨卡诗歌奖的翻译交流奖(2012),任28届“水晶维莱尼察奖”国际评委。目前居北京,在《诗刊》供职,同时任著名翻译书系《当代国际诗坛》编辑主任。
  法国著名的多语种文学季刊Levure Littéraire(http://levurelitteraire.com )则这样介绍她:“她的诗被译为多种文字,并多次受邀参加各种国际文学节或国际诗歌节,获得广泛赞誉和奖项;她是一位不知疲倦、充满激情的旅行者,是中国年轻女性勇气与冲破文化束缚的象征。她的诗融汇了抒情的社会政治与哲学的思考,摒弃了华丽的辞藻,充满了生机勃勃和迷茫的爱的呼喊。她的诗在变形的乌托邦与创造性嘲谑之间,同时具有巴洛克和最低限度艺术派的风格。 ”
 
来源: 中国文化译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