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关注现实,《浮沉》热播引热议
2012.07.12
分享到:
敢于“提问”敢于“正视”敢于“创新”
 
      电视剧《浮沉》在东方、北京、浙江、深圳四家卫视开播以来,在收视率和口碑上都有不俗表现,也成为“上海制作、上海特色、上海品格”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前日在沪召开的《浮沉》创作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近几年国产电视剧产量高佳作少,普遍缺少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浮沉》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瓶颈,为国产电视剧类型的多元化作出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主创谈《浮沉》:向“盛世欲望”提问
      “如果说《失恋33天》是自我疗伤的过程,《浮沉》则是提出自我疑问的过程。”年轻的编剧鲍鲸鲸生于1987年,小清新风格的电影《失恋33天》让她成名,如今话题和风格略显“沉重”的《浮沉》正式为她的实力正名。
      “我心里有一个问题,在网上看到很多官员落马的新闻,会质疑他们怎么了?真的只是为了钱本身而去做这些事的吗?一定有一个欲望,这个欲望一定是带着人性的。”鲍鲸鲸用了整整一年写完剧本,她将心中的疑问透过乔莉、王贵林悉数提出。除了提问,鲍鲸鲸还希望自己写出来的乔莉,可以让在职场待了很久、有些疲惫的人回过头来看看当初带着满腔热血的自己,“你要放弃的东西值不值得,你得到的东西值不值得放弃? ”
      《浮沉》制片人徐晓鸥提到,改编过程中最着重挖掘的是人物,“滕华涛是一个特别能够解读当代社会的导演,我们最后给这部剧的定位是‘盛世下的欲望’。”徐晓鸥表示,尽管商战剧不是电视剧主流题材,但他们仍然希望能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浮沉》去解读时代中的人。
      专家评《浮沉》:现实题材新突破
      与会专家对《浮沉》中对现实的关注表示了高度认可。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王必胜认为,尽管这些年电视剧产量越来越多,但类型和题材却越来越雷同,《浮沉》则令人耳目一新,“《浮沉》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从现实生活把握上近距离描绘了职场人生,书写了高情大意;二是对人物剧情的深入把握,再现多侧面的情怀。 ”
      《当代电视》主编张德祥也认为电视剧有责任关注社会现实,“现在电视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敢直面现实,不敢触碰现实,长此以往会让观众逐渐远离电视剧。 ”在张德祥看来,《浮沉》的戏核是于志德和王贵林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对当今社会有非常大的启示,“我们的电视剧很少直接反应国企改制的现实,这是个已经逐渐被遗忘的题材,但我们身边很多人其实都经历过这个过程。 ”
      上海大学影视技术学院石川则对《浮沉》中的职场戏份十分关注,“如何在更宏大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中去寻求职业生涯的意义和价值,这本身是对白领剧的提升。 ”石川还认为,《浮沉》将职场戏、商战戏、都市情感戏等不同类型全部糅合嫁接在一起,是带有创举性的尝试,“比如年轻观众通常不会对国企改制感兴趣,当你把白领职场内容和国企改革融合在一起以后,关注面就会被扩展,不同的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
 
作者:李君娜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