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逃避之路》译后记——黄勇民
2015.05.11
分享到:

  
 
  格雷厄姆·格林一生都在逃避:学生时代经常逃学躲进公共绿地的黄花荆豆丛中;放学后杜撰借口胡编教师名字,说要补习课,实质逃到野外享受自由;为了逃避每周一次的军训,他曾大口喝下硫代硫酸钠,一口气吞下二十片阿司匹林;在牛津大学时,为了有机会去一次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成了共产党预备党员,当不能到达目的时,六周后就逃离组织。成年之后,他逃避的方式更是名目繁多,逃避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那么,格林为什么要逃避呢?
  格林主要以写作为生,但却觉得写作是一种煎熬:作家沉浸在小说创作之中,长时间独自生活在小说人物幽闭的世界里,情绪忧郁,需要逃避。所以有一段时间他改写电影评论,四年半时间连续每周看几部电影,一共看了四百多部电影,目的就是为了逃避枯燥的小说结构和呆板的小说人物;他写舞台剧本是为了逃避写电影剧本,是因为戏剧创作比写电影剧本有趣;电影剧本写完后,作者进入摄影棚就如同陌生人一般,无人把你当回事;而写剧本可与剧组成员朝夕相处,与演员共同切磋台词,与观众一起讨论剧情,改进的台词第二天就能在舞台上见到效果,这是多么有趣!他写短篇小说也是逃避,因为短篇小说像“快照”相册,可以一页页翻过去,下一张与前一张毫无关系,感情不必深陷其中,写作所造成的郁闷心情可以很快得到解脱,心情也随之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他逃避呆板的创作手法,向狄更斯等名家学习用第一人称写小说,一改过去习惯的写作风格,并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这种逃避可以说是一种调节作家创作节奏和生活的手段。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年出生于英国中部赫特福德郡。曾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学院攻读历史。当过记者,信奉天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军情六处的官员被派往非洲。战后他创作了大量的间谍小说,被指控为间谍作家。
  
  格林的逃避也是寻找刺激。纵观他的创作生涯,可以说格林是个不安分守己的人,他是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跑,哪里战火纷飞,他就往哪里“逃”,他非常欣赏法国人对待战争的态度,认为战争是一种“体育生活”,一种“娱乐”:他“逃到”战火连天的马来亚,乘坐炮艇在两岸游击队迫击炮的威胁下与士兵一起巡查防区,还在船上饮酒作乐;他“逃到”印度支那,受到法军司令德拉特的款待,还有一架飞机供他随意支配,结果他不按将军的意思去看前哨阵地,而是去了发艳主教的是非之地,飞机遭到意外炮击,差一点丢了性命;他四访越南,亲临奠边府战役,飞抵战争前沿与法军官兵在战壕里共度了二十四小时,亲眼目睹了官兵们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他“逃到”中东,连续几个小时躺在炎热的沙丘上,头顶上埃及和以色列的炮火来回呼啸,躺在他身旁的少校旅伴脸颊被弹片削去一块皮。格林本人认可的传记作家Norman Sherry在他的作品中透露:格林一直向英国情报部门提供情报,直至生命结束。从这个意识上来说,格林自从经他姐姐介绍加入军情六处之后,一生都是个间谍。间谍是一种极具刺激的职业,他冒着生命危险经常亲临战争第一线,也许既是间谍工作的需要,也是他作为《巴黎竞赛》等杂志的记者写作的需要,更是寻求刺激的需要,因为当有人向他建议应该战后到印度支那来,那时才有意思,他的回答是那时没有意思,因为战争结束了。
 
 
  格林的逃避更是希望逃离英伦三岛闭塞的环境,远离他称之为“由小村庄组成的”世界大都市伦敦,他渴望去世界各个荒野、奇特、遥远、纷乱的地方访古探秘。他很会利用自己著名作家和英国间谍的身份,享受种种特殊待遇:前有警察保护开路(抽大烟有时可以不花钱),后有密探跟踪尾随,天上有专机送行,水上有战船伴游;其实所到之处,从总统到宾馆服务员,大家都知道他的背景,他不是在西贡书店寻找他的法文版小说,要想签名送人吗?法军司令德拉特将军不是当面挑明他英国间谍的身份吗?东欧持不同政见者和宗教分子不是纷纷在他面前哭诉或倾诉他们不幸的悲惨遭遇?“精神病患者”要他转告大使馆他希望把超级降落伞和造墙机器送给英国吗?如果他是个单纯的作家,在战争环境下,他能活得那么滋润,能跑到普通人不能光顾的军事禁地吗?他的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他见证了墨西哥、巴拉圭、乌拉圭、海地等国家发生的政治动乱和东欧发生的政治变革,也目睹了世界上少见的宗教习俗(如高台教),他的《不法之路》和公认的最佳小说《权力和荣耀》就是在这种逃避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总而言之,他很会“名声寻租”,因为他甚至成功地利用名声要挟胡志明接见了他,并请他喝茶。
  格林的逃避之路其实是他那一代作家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说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作家们应走的道路,那就是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到火热的生活和斗争的第一线去,因为没有独特的亲身经历,哪来吸引读者的好作品?用生命换来的精彩故事毕竟可以打动人们的心灵!格林不是说过吗,当时英国年轻作家常靠这种猎奇式的旅行获取第一手资料,以求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因此,他不安分守己,“逃避”《泰晤士报》稳定舒适的工作,冒险踏入作家这种高度不稳定的自由职业,自找苦吃,带着表妹和一帮黑人雇员长途跋涉在地图上连地名都没有的西非腹地,恶劣的卫生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使他差一点病死在漫漫旅途之中,然而这次旅行却成就了《没有地图的旅行》这部名作。
  格林的政治倾向比较混沌,他在各种主义之间逃来逃去,他讽刺过美国帝国主义,也支持过古巴卡斯特罗;他讽刺过斯大林主义的捷克,也支持过布拉格革命;他在小说中宣扬天主教教义,但却不乐意别人称他为天主教作家;他脱离了共产党,但一生保留着党证作为纪念;这种双重性是他职业的需要,是为了讨好各方、获得更多读者、销售更多小说,还是其性格使然?那只能请读者自己来判断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格林很有个性,很勇敢,不怕死,有正义感,嫉恶如仇,不是吗,在伦敦大空袭时,他义务担任空袭警报哨,冒着德国纳粹飞机的狂轰乱炸,一次又一次冲上街头抢救伤员;他在布拉格冒着被逮捕的危险,给持不同政见者送金表赠金钱,以帮助他们逃离苦海……具备这种品格的人,不管他信仰如何,都值得人们敬重,他的作品一定包含很多独特的人生哲理,值得读者拜读。那么多天主教徒,甚至神父,把他视作他们灵魂的寄托,其原因也就在此。
  《逃避之路》是《曾经这样生活》的续集,陆谷孙先生在其译后记中说,“不妨等待自传续集Ways of Escape译出后,再来重读《曾经这样生活》;”可见阅读《逃避之路》,对于了解格林逃避的一生至关重要。格林一生勤奋,是个多产作家,共发表了小说、短篇小说、剧本、电影剧本近六十部,很多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完全可以说著作等身。尽管格林一生都在逃避,逃避日常琐事,逃避失败的感觉,逃避对未来的恐惧……他想逃避写作,但逃离之后又回归了,即使在非洲当间谍,他还为情报局编写了《名人录》,因此他始终没有逃离作家生涯;他热爱写作,对写作那么执著,那么钟情,以至于七十五岁高龄时在子孙满堂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还积极酝酿创作《日内瓦的菲舍尔博士》。读读格林自传,了解他勤奋努力、丰富多彩、硕果累累的一生,也能激励我们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