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合著《蒋介石的一生》
2012.06.05
分享到:
      6月5日,《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一生》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据出版方介绍,自2006年斯坦福大学把蒋介石日记公布之后,对蒋介石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书是由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三位学者合著的研究新作的合集。据著者之一王奇生介绍,该书汇集了三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文章,在大陆是第一次发表。
      该书分为十一章,从蒋介石的生平讲起,对他人生之中关键的几次起落、与军阀的冲突、以及其阅读史等均做了探讨。“各大书店里,关于蒋介石的书非常之多”,该书作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汪朝光说:“他是20世纪中国研究绕不过去的人。而从学术角度来说(关于他的)厚重的书还相当缺乏。”
      蒋介石日记提供新的研究线索
      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介绍说,自2006年蒋介石日记公布以来,学界经过六年的钻研,汇集成本书作为初步成果。这些新开放的档案为蒋介石研究带来了大量有趣的细节,并为历史研究指明了历史人物心理研究这样一个新的方向。
      谈到研究过程时,作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金以林介绍道:“蒋介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在日记中写要审判毛泽东,而在行动上则毫无动作”、“长期在日记里抗日”。而蒋介石在日记里“骂人无数,除了孙中山之外,连宋美龄也不例外”。历史细节也显露无遗:“蒋介石怕宋美龄偷看日记,就在日记里写女子无才便是德”,金以林笑着说。
      伟人的心理活动影响到国运
      “我们对政治史的研究里,对人的关注非常少,”汪朝光说,“历史研究必须研究人物的心理。一个伟人的心理活动怎么影响到国运,这是以前从未研究过的问题”。
      同时,金以林也认为必须避免轻信:“其实在这些文章的撰写中,参考的台湾留存的档案、电报等的数量远远超出蒋介石日记”。“真正研究蒋介石,他的日记价值有限,必须伴以其他档案”。
 
作者:王晶    来源:南方都市报